编者荐语:本文分享了建筑学专业高级工程师、北京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专家、中筑建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强的主题演讲《基于开放理念下装配式装修与陶瓷产业融合的技术探寻》。在SURFACES China上海陶瓷展中,我们也会邀请知名专家以及行业领军人物提出他们对于陶瓷的独特见解,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期待您的到来!
演讲嘉宾/建筑学专业高级工程师、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筑建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强
演讲主题/《基于开放理念下装配式装修
与陶瓷产业融合的技术探寻》
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来交流。最近和咱们陶瓷行业的朋友们交流比较多,也在反向促使我思考一些问题。
我想通过我这几年的经历,在产业和产业融合的这些角度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探讨下大家应如何携手来完善两个产业的打通。
01
装配式装修改变产业发展逻辑
将原来手工业品变成工业品
先聊一下中国国内装配式装修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基础,因为在这里面我正好参与其中:
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北京市就在推动住宅产业化的试点。我们叫1.0产品、2.0产品,到今天的3.0产品,其实它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路径。
从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意见》开始,持续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到了2020年的《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两个文件是“十三五”和“十四五”的两个起点意见,第一个《意见》是在推动产业的出生。第二个《意见》是要推动产业的融合,这也是整个“十四五”期间重点融合的一个点。
下面我从装配式装修的定义角度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装配式装修在国标定义是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
因为有这个定义,实际上它核心的本源,是将工厂由配合角色拉入到主要组织核心环节里。
在这个变化下,装配式装修就由原来的手工业品变成了工业品。
因为装修不能独立存在,一定是在房子里面装的,那在装配式建筑里面,它实际有装配式主体的工业化和内装的工业化。
主体工业化包含的是PC结构的工业化和钢结构的工业化,内装又有多形态、多类型的组合。
所以这一轮装配式建筑,实际上是完整的产业升级。在这个政策的引导下,也是整个产业需要的一个路径方向。
在这跟大家明确一个观点,这是我们面临生产方式变革的一个根本。
原来我们的装修是手工作业,大量依赖于人。我们的产品品质,产品最终的交付结果一定是靠人,和人有关。
今天我们则是要把它变成工业品,实际上跟我们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有关。这是这个产业的变化。
拿一组数据来说,这是精装修完整交付里面的数据:
给大家解释一下,通用部品指的是马桶、五金、洁具、橱柜;饰面层包含腻子、乳胶漆、壁纸、木地板、瓷砖;而基础构造指的是隔墙、水电、防水。
图中可以看出,通用部品因为工业化程度更高,它和现场的关联性更低,那它是材料占比很高,人工占比很低。
而基础构造,材料占比和人工占比加上取费和管理费,几乎接近1:1。而在传统建造方式下,水电改造,材料占比是比人工占比投入少很多。
其实就是工业化程度越低,人工占比越高,材料价值越低。这是基础构造装修的特点。
再看一下右边(上图右),整体卫浴、整体衣柜、整体橱柜,这是家居行业已经形成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品类。
这意味着,产品如果过渡依赖于人,我们永远不能把工业制造的效率提上去。
最终交付过程中,只有材料占比能超过70%、80%时,工厂价值才能放得更大。
前面说的基础构造,将这一块内容和装配式装修再做一个对比,我们发现两个现象:
⑴.通过采用装配式装修,基础构造施工可以将原来107天变成33天,施工效率提高将近70%。
⑵.基础构造的材料费提高将近30%,而人工费相应减少近30%
这就能看到,最终在装配式装修领域里面,对于内装工业化而言,它所带来的最大改变在于基础构造这一块。
在这个点上来说,我们基于这些数据能提炼一些什么呢?
其实我们就是要解决传统装修问题的根本,是要基于工业化手段来提升基础构造的效率,这也是提高内装交付效率的要点。
所以,推动装配式装修行业的核心点,应该是在基础构造体系里,这也是我们在行业推动过程中和实际项目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 那基础构造包含什么呢?
墙、顶、地的基础,加管线,包括防水这些功能,不含饰面。就是满足建筑规范相关要求的基础部品,可以将它工业化,叫它“基础部品”。
● 而装饰面材料,则包含了瓷砖、壁纸等等。
在这里按照刚才的数据分析,瓷砖和岩板,材料变化是性能和美感的提升,但还有安装的变化也很大,安装成本高应该是现在这个材料走不出去的核心因素。
如何打通释放产能,也是要大家一起探讨的重要话题。
● 通用部品:其实这个产业非常成熟,不需要考虑,只需要跟它进行融合就行了。
在这,我们提出来一个“基础部品体系”的说法。要满足两个前置条件:
满足工厂制造,同时还要满足现场建造。因为这个项目一定要交付。
我们说好产品,好产品是既要满足工厂高效,低成本制造同时满足现场高效,低成本安装。这是我们对这个产业的感知。
所以现在在产业的变革过程中,实际就是一个逐步成长期:
在成长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 第一,原有产业里面的玩家,大家都是以工程逻辑开发自己的产品形态,和施工方式的组织。
现在,要变成产品逻辑促进行业的升级。
● 第二,以前大家更多关注局部工法工艺的提升。
现在,我们要提升对基础部品的高度集成。
因为高度集成会对建材行业带来标准化接口语言,一但有这个语言,我们产业就可以很好的发力。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不好做,是因为产业本身不知道前置的条件是什么。
02
建立统一标准接口
加强产业链协作融合
下面我和大家交流下我们现在走的一些路径,或者说整个产业的路径。
从2015年—2020年,实际上就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推动产业发展都是以政策为驱动。
所以会看到现在的装配式装修,是政府投资类的保障房产品为主。这个是政府买单,先把产业拉动起来,和太阳能类似,会给高补贴。
那2021年以后,(刘)勃总也聊到,北京这一批“土拍”后,是以高标准投报约束开发商,而开发商的行为是一个市场化行为。
在市场化的行为里,意味着将整个产品体系和产业交还给市场,让市场来选择这个产业如何去走。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在“十四五”期间,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对产业的需求,对最终性价比的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
在这种改变的形态下我们如何去应对,也是我们多产业融合的一个核心目标。这也是我们现在产业发展的特点。
从今年开始,大家都在持续提出的观点,是坚持“集成化”和“开放性”,应该叫并轨发展。
集成化指什么?是指完全可以用语言或者规范描述,而不影响客户美观性。
那“美”的这个事情是不是完全可以用标准语言定制?其实不太容易。比如我就喜欢中式风格,刘总就喜欢欧式风格,我们俩没有对错,只是说我们认知不同。
所以,我们要将整个饰面体系完全开放出去交给产业,还有饰面材料的变革,比如早年陶瓷行业是瓷砖,现在变成了岩板。
谁敢说3年以后,岩板依然是主流?我们不敢说,为什么?因为饰面材料的变化是跟着产业持续升级往前跑。那怎么办?
既然饰面既决定了客户的美感和个性化,同时又是产业、人的事,那我们就和产业进行融合,大家形成一个标准的语言接口。
所以我们认为这一轮的装配式:基础部品拥有强建筑属性的部分让它持续标准化;美感和个性化是产业的事,交给产业大家一起推动,来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
那么对基础部品来说,有三个关键点的描述:
● 首先满足建筑性能,为什么要满足建筑性能?
毋庸置疑,装修不能独立存在,它不是手机不是汽车,一定要依附于建筑,所以所有装修的基础部品一定要满足建筑性能。
● 其次,所有的部品可信息化描述,信息化描述的核心是要打通制造。
为什么说板材家具可以做定制?因为它是单一品类,单一加工方式下多种方式的组合,它是可以信息化的描述。
● 但是,基础部品不能独立存在,因为毛坯房是不能住的,我们还要将毛坯的接口、标准数据化给到全产业。
比如给到陶瓷行业,我们告诉大家墙面的平整度、安装方式,把指标给到大家。大家如果认同这个指标,按照这个指标就可以集中精力做产业升级,而不是分散的。
现在我们的产品系统不敢去持续开发,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前置条件,顾虑因素会比较多。以上是基础部品性能的特点。
那么,饰面材料可以完全交给市场,按原有规则去运行:
这里包含客户的选择、营销渠道、交付,包括资金流转等等一系列的事。
既然这个产业已经形成这么大的规模,已经有正常的运行体系,我们就借助现有的运行体系。只是说要和装配式基础部品有一个接口语言,大家就可以顺利打通了。这也是我们这一轮要做的重要工作。
具体到在装配式装修产品应用上,我们提出一个核心关键点:
首先要优先抓住不变项,持续工业化制造,工业化的优化;同时,突破关键变化项,要将个性化诉求开放。开放以后也需要产业里的每一位伙伴,一起往前走。
记得两年我在一个论坛上(跟陶瓷人)做过一个交流,我说我们一年有30万平米瓷砖的需求,我说你的产线能不能调整规模,按照我们的方式做融合,做产品开发?
后来一聊才发现,瓷砖一条线一天就有3万平米,10天的产能就能满足我一年的产量。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那整个瓷砖这么大的产能,不可能为了某一个企业,去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那要怎么办?
真正的改变就得自发,实际上就像岩板,如果岩板是客户市场的需求,大家自发在推动时,产品和产能就可以出来。装配式装修也一样,我们的基础部品、基础构造已经统一、完整。
余下我们就是要告诉大家,市场已经有了一个什么样的需求。然后按照这个规则,我们一起努力去改变自己,去适应市场。
因为最终的市场话语权掌握在客户手中,不在你也不在我。这个是这一轮我们要思考的点。
具体到产品开发协作方面,我们也有五个维度与其他企业融合的思考:
⑴、建材制造业
这是我们的本源。如果我们做的产品不能满足制造属性,说明这个产品是有问题的。它只是解决了当下问题,并没有解决工业制造的逻辑。
⑵、装饰面材企业
有瓷板、木板等等很多的面材企业。每一家饰面材料的对接,应该是大家协作共建的,不能说全屋都用瓷砖或者其它材料,这个不现实,大家一定是多维度共融的选择。
⑶、施工企业
要跟施工企业一起推动交付,施工企业能帮我们把活干出来。作为工厂,是需要各方协作的,如果他们做不到,我们的产品再好也没用。
个人粗浅的理解:
今天岩板形成“堰塞湖”的问题就在这里,施工企业无法帮你实现交付,或因为安装不了,或因为成本太高…
⑷、设计行业
设计师的认知很重要,你要让他们对你这个产品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满足不了这个,我们的产品连面市机会都没有。
⑸、信息化
制造业一定要将信息化打通,要将现有的软件逻辑并进来,保证我们的数据流动。这是核心价值。
以上五个维度也是评判我们做决策和产品开发的核心。
03
现有装配式装修与陶瓷融合中
干挂、胶粘、铝蜂窝等的技术问题
行业材料应用的现状,我快速过一下:
行业里,最早我们在2015年做的时候,叫装配也叫干法,当时为了将基材和可加工性做好,是以硅酸钙板为主。
最近,以施工企业为首,很多都在用石塑板。
因为石塑可以做标准品,好安装,而且易裁还便宜,包括现场的可实施度比较高,所以很多施工企业开始往石塑板方面走。
还有一些创新企业,会用特殊板材来做,比如竹木纤维板等等,大家也都是在尝试突破。
这里面有一个很现实的情况,陶瓷企业并没有进入到装配式装修的产品里边,这是大家很难融合的一个点。
陶瓷企业要进入这个行业,要将陶瓷自身产品形态先突破出来,才能进入到整个应用场景里面。
而我们目前做的产品聚焦于隔墙和地面,这也是希望通过将隔墙和地面的基础构造进行标准化之后,给大家一个标准接口,在指标性能稳定的情况下,让大家可以做产品升级和开发。
今天我们是在陶瓷行业里面做产业融合的交流,这里也有些思考,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互动
做了一个统计,发现这个数据还是很厉害的。全国的陶瓷产量是84.74亿平米,这个产能应该占了全球的一半还多。
那人均的陶瓷消费,中国本身也比较高,而恰恰2026年,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里面占比要达到30%。也就是说,在应用场景里,有30%要用装配式装修建造的方式。
那如何把这个产能用到这里面,这是我们全行业要思考的事。
具体到应用场景,常规的有厨卫、居室地面、背景墙等等:
在这些场景里,在装配式装修里面,尤其是北京那边,用的都是比如PU发泡、铝蜂窝、干挂等方式做。
用这些方式做是在迎合客户,但并没有迎合产业,这些做法并不是产业需要的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
讲一下问题:
● 干挂:
所有的型材都是在工厂粘好的,然后现场再挂。
人工的痕迹很强,而且平整度等各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认为这是种比较笨的解决方案,它不是工业化的系统思路。
● 胶粘:
人工在里面的干预度还是过高,产业化和系统化高度也是不够。
● 铝蜂窝
铝蜂窝是比较常见的通用做法,但从安装、重量,包括成本上,也是有一些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到底要怎么去回避和解决,我们确实也还没有想好。
但是对于市场来说就是要高性价比的,要不你能给我带来高价值,要么就给我一个低价。如果一样的解决方案还比原来的贵,客户肯定不接受。
总结下现有的技术:
①、工业化程度比较低,过程中人工参与比较高。
②、现场数据与所有材料的数据没有关联,完全割裂。
这种割裂就是会出现工人在现场裁切,所有的问题都是现场解决,技术含量并没有改变。
③、部分装配式装修企业技术不成熟,瓷砖受重支撑不完善,具有安全隐患。
现在好多企业都在尝试,这种尝试我觉得都叫“胆大”,都不是系统性操作,是一种“我胆大我敢用,出了问题再说”的想法。
其实这对产业的打击特别大,因为如果一旦以一个新的方法应用进去了,两年以后出了问题,最后产业有可能会被打击的往后退。
④、施工难度大,综合成本高。
当我们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复杂化没带来高价值时,它也是有问题的。
04
岩板路径:从“饰面材料”到“饰面系统”
这里再说一个我的理解,今天早上我在展会上看了一下,很多企业产品的颜色、厚度做的都非常好。但是,我发现大家更多是关注材料本身,没有关注饰面系统。
实际上,在当下,不管是陶瓷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大家想往前再走一步,应该是从饰面材料的升级重心逐步的转向饰面系统的升级。
饰面系统的升级要包含连接方式、功能性,包括其他维度的属性。满足了这些,才能让材料价值变得更高,产业才有更多的成长和发展空间,不然材料同质化会持续放大。
那么在这里,就是要进行产业协作。
首先基层要有一个标准化接口,同时饰面层的标准化接口能和它对接,在对接的前提下要形成一套系统解决方案。这是产业融合的重点。
比如,地面和隔墙的所有性能,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看到规格是什么、防火等级、装配平整度,还有集中荷载、均布荷载、自重等等。
如果说,我们把这些技术数据,包括建筑数据或者陶瓷产品的底盘数据,给到大家时,大家是不是可以在这个基础数据下进行系统的开发?
如果这些指标不够,还需要什么数据让它完全标准化,能让大家心无旁鹜的往前跑?
在这里,我们是希望以一个标准接口面对这些产业,与全产业做一个拉通和融合。
最后,以瓷砖或岩板为例,以一个标准接口与基层逐步的适配,我们提到了规格尺寸、强度、吸水率,连接的标准、调平的标准等。
这些标准在我们的产业里,怎么做能让它做得更好,也是需要跟大家一起探讨,进行产业融合的一个点。
好了,我今天就讲这么多。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SURFACES China上海陶瓷展将于11月30日-12月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期待您的莅临!
本文来源: 华夏陶瓷网
* 本网站所载图文旨在为公众传播知识,促进行业交流, 推动技术发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因本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无法一一联系版权所有者。如对内容、版权等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亚洲装配式装修产业展览会(AIPD)立足于中国市场,辐射亚太 地区。探索推进“装配式装修产业数字化、工业化、专业化,推动 装配式装修产业进程,促进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覆盖科技研发 、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装备制造、标准化等装配式装修全 产业链,展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打造全装修与装 配式装修行业的国际性交流洽谈及采购商贸平台。
了解更多 >>
整体厨卫
集成地面系统
集成墙面
与隔墙系统
顶墙与天花
适老化设计
装配式内装
集成技术
及解决方案